一派昏暗里,李恪感觉自己手中传来一阵温暖。
杨仙儿又吐气如兰,开口闭口说话,香气四溢。
李恪闻在鼻子里,只觉甜腻在心头。
正要展开手臂,将杨仙儿紧紧揽入怀中,便在这时,轿门忽然被人拽开。
三人连忙定睛去看,只见一名俭军的士兵手中拎着两盏灯笼快速走了进来。
很是客气地冲着三个人点头笑了笑,继而将手中的两盏灯笼悬挂在檐下。
“夜已深了,刘将军吩咐我将灯笼挂进来,三位好生歇息。”
这士兵说完之后转身离去。
轿门被轻轻关了上。
李恪深深凝望着这两盏大红灯笼,眼见这灯笼通体上下一尘不染,灯身之上乃是以红纱棉布所制而成。
令人看在眼里,更觉恍如隔世。
吴开天深吸一口气,这张满是沧桑的脸上流露出难得的笑容来。
“多少年出生入死,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,似乎这一切终于走到了终点。”
吴开天双眼目光深深地锁定在大红灯笼之上,沉声说道。
李恪和杨仙儿两个人甚为动容,二人心知这些年以来吴开天为了反唐复隋的大业鞠躬尽瘁,到头来大业未成,结果却已再无前路了。
今日槐树林那一战,彻底将吴开天这颗火热的内心冷却了下来。
想来也是,他二人在此事之中虽然只是旁观者,并非是亲身经历人,但吴开天满怀的个中滋味,却能够体会得到。
李恪如吴开天一样,都是深深地凝望着这两盏大红灯笼。
他突然“哼”的一声,声音仿佛像是从牙缝里面挤出来一般:“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!”
作这首《满江红》词的乃是南宋名将岳飞,吴开天和杨仙儿两个人自然从未听过这首词。
当下吴开天听李恪吟诵起来,心中难免一酸。
吴开天多年以来贵为通神教的教主,为了反唐复隋的大业成年到月地走南闯北,耽误了岁月,辜负了青春,到头来却深受蒙冤。
想来也就是吴开天了,倘若换做旁人,当真难以接受得了!
一夜无话。
翌日一大清早,刘长安等人抵达咸阳城,因为他们都是俭军之人,所以在抵达咸阳城之后连一步也未做停歇。
一路专挑僻静小路走,一整个上午的时间抵达距离咸阳城五十里开外的日月山。
刘长安眼见已经来到山脚下,于是便随口叫过来两名手下,让这两个手下上山顶通风报信。
刘长安从马上一脚猛然跳下,快步走到轿前,恭敬地道:“吴教主,小英雄,三位出来吧。”
此时李恪等人一觉睡醒,忽然听见刘长安让他们出去,于是便陆陆续续地从轿子里面走了出去。
当李恪双脚重新踏在地面上,霎时之间便感觉从内而外的疲惫。
阵阵疲惫之感,犹如汹涌涛浪一般不断冲击在他心头。
李恪深吸一口气,将双手背在身后,望着刘长安问道:“刘将军,这是到了日月山?”
刘长安躬身行礼,说道:“此地便是日月山。”
李恪听刘长安说起“日月山”三字,连忙抬起头来向山顶看去。
只见这日月山群山环绕,大概此时因为清晨所致,所以浓雾环绕半山腰,漫天飘摇。
李恪的双眼目光从半山腰一路扶摇直上,朝着山顶上去。
只见那山顶之上仿佛有一座巨大庙宇伫立在其中,也不知那到底是个什么。
便在这时,忽听得吴开天一声感慨:“你们俭军到底是有些手段,比其他反抗大唐暴政的起义组织强了许多啊!”
李恪忽然想起昨日吴开天对他一番所言。
刘长安听吴开天这么说,当即点头笑了笑,说道:“吴教主,我们俭军比起你们通神教,如何?”
吴开天微微笑了笑,竖起大拇指来,冲着刘长安比了比。
刘长安满脸自傲,将双手背在身后,转头看向李恪说道:“小兄弟,我方才已经派手下去山顶禀报了,他们回来之后,我便可以带着你去山顶见见我们教主。”
李恪从槐树林一直到咸阳日月山,始终没有听刘长安提起过他们俭军的教主。
当下李恪心中轰然一震,问道:“教主?你们俭军的教主?那也就是说,待会儿到了山顶,我便可以见到你们俭军的首领了?”
刘长安深一点头,说道:“不错,正是如此。”他高高地抬着头,凝望着山顶,过不多时续声道:“不对,说首领可能不太合适,该当称作陛下才对。”
李恪心中一紧,问道:“啊?陛下?”
李恪话一脱口,这时突然想起自己这么问实在不妥。
因为俭军的教主被称作陛下其实是顺理成章之事,毕竟俭军自从与大唐朝廷正规军开战以来,屡战屡胜,连连大捷。
一连两月之中,大唐朝廷的正规军被俭军打得丢盔弃甲。
短短数月之间,俭军连战连捷一连攻克三城十八镇,虽然所攻下的城池还并不算多,地盘也并不算大,难以自成一国。
但时至如今,俭军的教主完全够资格自称一声陛下了。
再者,大唐初年各地的起义军虽然多如牛毛,加在一起,其数量估计一只手也是数不过来。
但俭军在众多起义军当中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,那是真真正正的出类拔萃!
李恪虽然对俭军内部的成员构成并不大知悉,却可以想见,定然有其内在乾坤。
如此这般,普天之下除了坐在天子龙椅上面的唐太宗李世民与俭军的教主,又有何人够资格自称一声朕?
很快,刘长安方才派到山顶去禀报的两名手下回来了。
这两名手下带着一群俭军内部人员一同下得山来,快要走到山脚处时,其中一人点放烟雾弹。
刘长安眼见如此,于是便说道:“小英雄,看见没有?你马上就可以见到陛下了。”
李恪轻轻点了点头,跟随在刘长安身后,一路向山上走去。
吴开天和杨仙儿两个人紧紧跟随着李恪,寸步不离。
刘长安告诉李恪:“英雄放心便是,不用紧张。”